Wednesday's Child - Yiyun Li / Wednesday's Cild Is Full of Woe / 失去,悲傷與救贖的深情之作 / 籠罩在玫瑰金顏色裡的女兒
篇名:Wednesday's Child
作者:Yiyun Li
出版者:The New Yorker
出版時間:Jan.23, 2023
去年初的一則新聞讓無比我震驚,普林斯頓大學劉易斯藝術中心創意寫作教授 Yiyun Li, 其十九歲的次子 James 在校門口撞火車身亡. 2017 年她十六歲的長子 Vincent 也是自殺身亡.身為一位母親,這樣的極端遭遇,我完全無法想像,生者要如何面對失去骨肉的悲慟,要如何活下去.
其實我關注 Yiyun Li 的作品很多年了,無論是發表在紐約客上的短篇,或是出版成書的長篇小說,她書寫的題材與技巧,一直在蛻變成長,從一位成年以後才移居美國,英語是第二外國語的作家,到如今如果不看她的署名,你無法得知其成長背景,她已經完全擠身英美文壇,以英語創作的一流作家了.
我想起一篇她於 2023年一月發表在紐約客上的舊作 Wednesday's Child, 距離 Vincent 的死已近七年,而一年之後她又失去了 James.
Wednesday's Child 來自一首英國童謠: Wednesday's Child Is Full of Woe, 意思是說星期三出生的孩子註定要吃苦,ㄧ生充滿悲傷憂愁.小說以第三人稱敘述失去女兒 Marcie (出生在星期三) 的母親-Rosalie 獨自旅行,她從阿姆斯特丹搭乘火車前往布魯塞爾的一戰戰場憑弔,因為有人在鹿特丹附近被火車撞上,導致車班延誤,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裡,她回想自己和女兒及母親之間的三代關係.
這些年來,她喪女的悲傷一直未曾消退,以為自己冷靜異常,沒有被擊倒,其實從字裡行間,內心獨白,或是與亡女的對話,都充滿了不捨,不甘,也影響自己和丈夫之間的感情,更別說來自母親的冷嘲熱諷.
是因為業力( karma )的輪迴報應嗎? 還是沒有禁止女兒太早閱讀探討生死的書? 自己是不是不合格的媽,沒有善待女兒,或是沒有教會女兒要善待自己,這一連串的靈魂拷問,讓讀者同理那種失去的,無法彌補的傷慟, Rosalie 甚至想,真希望女兒從沒來到過這個世界,籠罩在玫瑰金色彩裡的女兒急什麼? 幹嘛那麼著急,跑到火車面前,難道不能讓死亡自然地來嗎? 其實死就像氧氣和水一樣自然.
前往布魯塞爾的火車終於恢復正常,她的對面坐著一位戴著雙層口罩,大腹便便的女士,看她不斷變換坐姿,應該身體十分不適,窗外的風景就跟明信片上ㄧ樣美麗,忽然孕婦的一雙大眼直直地盯著她看,羊水讓她的衣服顏色變深,同車的乘客們也發現事態緊急, Rosalie 扶著她坐在地上,列車長也過來幫忙,終於在最近的下一個車站,救護車等候著,將孕婦送往醫院,她也將生下一個星期三的孩子.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