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京上野車站 - 在現實與虛構中游移的柳美里
作者:Yu Miri
出版者:Riverhead Books
出版時間:June 2021
每個國家都有無家可歸的人,背後的原因複雜.我記得小芃唸書的蒙特婁,冬季嚴寒,所以流浪漢多半聚集在暖和的地鐵站附近,年齡從青年到老年都有.最近我發現屏東火車站後站的每一根柱子旁邊,都有一名無家可歸的人佔著,家當雖不多,擺在身旁也顯得零亂,並散發不好的味道,對一個城市的觀瞻確實有影響.日本上野公園的無家可歸者都領有一張牌照方便管理,遇到公園草坪需要保養,或是某某皇室成員要來博物館參觀時,他們會被限時驅離,等時間一過,又可以回來先前的地方繼續生活.
被認為乾淨有禮,高科技,高所得的日本,連無家可歸的人也很自愛,他們搭建的紙板屋,有的還需要脫鞋才能進,不過會陷入這樣困境的人,讓日本人覺得丟臉,儘量無視於他們的存在,甚至想把他們藏起來.本書的作者柳美里是韓裔日本人,從小家境貧窮,遭到歧視,霸凌,覺得沒有歸屬感,不過也因為這種親身經歷,加上如衛星天線般的耳朵,能放大人們聽不到的微弱聲音,對生活在脆弱生態體系的底層人們,特別能夠感同身受.疫情期間的自肅,或在家上班,對無家可歸的人而言,不就是最大的諷刺嗎?
上野公園位於東京東北角的鬼門附近,倒幕期間的彰義隊被新政府軍殲滅,二百六十多條亡魂埋在公園裡. 1945 年三月的東京大轟炸,美軍出動三百架次轟炸機投下大量燃燒彈,當晚強勁的北風助燃,光是上野公園就有 7800 人埋在東京大空襲慰靈碑之下,所以上野的冤魂本來就多.但是復原之後的公園裡,有東京國立博物館,西洋美術館,東京藝大,上野動物園,被稱為東京的文化之森.每年春季櫻花盛開時,上野公園更是賞櫻名所,但是這裡登記有案的無家可歸者就有五百人之多,形成強烈的對比.
主人公 Kazu 和明仁天皇同年出生,他的兒子 Koichi 和德仁天皇同年同月同日生.生於福島的 Kazu 曾去北海道種稻和養殖海帶,三十歲那年赴東京打工,參與 1964 年東京奧運主場館的建設.這期間他二十一歲前程似錦的兒子忽然死去,讓他大受打擊,高齡的父母也接連離世,結縭三十七年之久,而實際生活相處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年的妻子 - 節子,也不幸病歿.他孑然一身.
Kazu 不希望拖累女兒和外孫女,毅然決然搭上火車離開故鄉,開始了他在上野公園的流浪漢生活.小說讀著讀著,到了下半段,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 Kzau 是一個幽魂,他沒能去極樂淨土,終日流連在上野公園和山手線的上野車站周邊,最後還回到 311 海嘯現場,目睹慘絕人寰的悲劇發生.
柳美里是一位另類或是異類的小說家,她本人的生平遭遇就足夠戲劇化,不過她勇敢直率的書寫,最讓人佩服,透過無數訪談,才能把無家可歸者的生活日常和枝微末節描寫得如此巨細彌遺,屬於私小說的類型.她控訴資本主義,日本皇室,甚至官僚系統,下筆毫不留情,也許她剽悍的一面來自韓國人的強悍基因,不像日本總是遮遮掩掩,不願麻煩人的民族性.
目前柳美里定居在福島的南相馬,開了一家書店,和災民一起生活. 2011 年的 311 核災早已超過十年,許多災民還住在臨時收容我裡,返家之路遙遙無期.日本人自己都不肯吃災區的農產品,水產品,甚至還歧視東北災民,難道他們打算把災民和上野公園的無家可歸者等同對待,視而不見嗎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