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時刻刻 - 逝者如斯不舍晝夜
作者:Michael Cunningham
出版者:Picador
出版時間:January 2000
Virginia Woolf 曾經提過,她於 1923 年的出版的 Mrs. Dalloway 是向前一年 James Joyce 的Ulysses 致意.兩大冊的尤里西斯待在我的書櫃裡很久了,一直沒有勇氣拿出來,打開來,讀下去,後來就讓茉莉書店當成二手書收走了.不過當讀完 Mrs. Dalloway 之後,我就接著閱讀 Michael Cunningham 向 Mrs. Dalloway 致敬的 The Hours, 這是 Mrs. Dalloway 還沒正式出版前的草稿名稱.無論是 Virginia Woolf, Mrs. Dalloway, 或是書中的其他女主角,甚至我自己,都倍感歲月如斯,不舍晝夜,無聲無息,如果生命能在某個美好時刻停下來,不再前進,那該有多麼好.
Michael Cunningham 的 The Hours 一共分成三個故事
Mrs. Dalloway 是九零年代生活在紐約西村的出版社編輯 - Clarissa Vaughan, 她和電視製作人伴侶 Sally 共同生活十多年,借精生下的女兒已經十九歲.她一直照顧被愛滋病折磨的詩人,也是年輕時的至愛 Richard Brown. Mrs. D 就是詩人給她取的暱稱.易感受傷的 Richard 最後選擇在 Clarissa 的眼前跌落窗下,結束自己的生命,他都不想活了,何況是參加 Clarissa 為他辦的派對或頒獎典禮.
第二個故事是正在讀 Mrs. Dalloway 的 Mrs. Brown, 住在洛杉磯郊區的少婦,有一個三歲的兒子 Richard ( 就是那個詩人 ) 和腹中的女兒.她的先生是二戰英雄,每天開車進城上班,生活無虞,美國正進入戰後高速發展,經濟騰飛的時代,一切都那麼欣欣向榮,充滿希望,但是 Mrs. Brown 卻一點也不快樂,她活得了無生趣,在生下女兒之後毅然離家,一直到八十多歲才出現在 Clarissa 紐約的家中,那時她的丈夫死於肝癌,女兒被酒駕的人撞死, 自殺的 Richard 一直把她當成創作的繆思,痛苦的來源.
第三個故事是以 Virginia Woolf 和夫婿住在倫敦郊區養病,直到她自殺前的一段時間,當時她正在書寫 Mrs. Dalloway. 有嚴重躁鬱症的天才,經常苦於沒來由的頭痛,她形容 "痛" 有形有色,有自己的生命,像水母一樣,在她的身體裡殖民.就在妹妹 Vanessa 和外甥們來訪之後, Virginia 決定讓 Mrs. Dalloway 勇敢地活下去,讓另外一位一戰英雄 Septimus 跳窗而下.我極認同 Septimus 和 Mrs. Dalloway, 甚至是 Virginia Woolf 本人都是一個銅板的兩面這樣的說法.
如果先讀了 Mrs. Dalloway, 我相信再讀 The Hours 會有更多樂趣和發現,因為有許多小細節埋在不經意的地方,一但發現就像找到復活節彩蛋一樣,令人無比欣喜. Michael Cunningham 花了很多功夫研讀 Virginia Woolf 的傳記,所以小說是基於事實的虛構,很有說服力,感人至深.整本書瀰漫著一股淡淡的哀傷.後來原著被改編成同名電影,三位女主角都是好萊塢的一線大咖.
書中三位女主角都不是等閒之輩,自覺被生活所困,對愛自己和所愛的人感到抱歉,想對他們說一句 :
I owe all the happiness of my life to you.
留言
張貼留言